東京楓葉

常常有人說學數學沒用,其實只是【沒有讓數學變得有用】。

─西城活裕

這是一篇讀書小紀錄,看到有意思有價值的文字就順手記錄下來。

數學被研發出來就是用來解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有想測量的需求而產生的,就是因為想要測量才會有數字出現,所以很多數學起源於建築需求。

現代數學之父是德國的高斯,他也是地圖之父,因為他解決了地球球體上如何將各國之間的地理位置用一張地圖來顯示,這需要考慮到球的弧面體。

數學明確來說就是個精準解決問題的好方式,絕不是一種感覺而是準確的數字。因為是準確的數字,所以數學具有可重現、客觀性的特質,這樣所以與他人溝通共同概念,才能生產多樣的商品而不會有規格上的錯誤,也是一種可以利用溝通來延續或是堆疊的學問。

Stand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

─牛頓

數學讓人類的智慧繼續累積,創造了文明。

數學不是要求快,要的是又慢又仔細的思考,周延與細膩。

國語與數學都是建立在邏輯上面,邏輯是最基礎的。將腦中的邏輯用【文字、語言】表示出來就是國語。用【符號】表達出來就是數學。

【思考綜合力】

西城活裕提出思考力的六大內涵分別如下:

  • 自我驅動能力(動機)
  • 多階思考力(Chain,思考的耐力)
  • 質疑力(質疑自己的判斷和答案的反思能力)
  • 大局力(俯瞰全局的能力)
  • 判斷力
  • 跳躍思考力

鍛鍊多階思考力可以提升國文理解程度,多階思考力可以把他想成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個問題之後又會牽連另一個問題,一直追下去就是多階的概念。

好好培養自身的思考綜合力讓自己在未來不被AI控制,成為操控AI的一方,不是被控制的一方

掌握國中程度的數學,可以解決一半以上的問題,值得投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